4.2.1 单一的氧化铈脱色。二氧化铈的用取决于玻璃中Fe2O含量。按照分析结果CeO2的用为Fe2O,含量的3倍,为6倍。为使玻璃中铁大限度地转化为三价铁,氧化铈应与盐同时引入。每100kg石英砂引入100g氧化铈,使含0. 04 %Fe2O3的玻璃达到的脱色。服增至180g 时,Fe '转化为 Fe +的比例增加 5 %~9 %,但透过率不再增加。用铈脱色的缺点是玻璃带有蓝色调的荧光。引入量60~ 70g时,荧光明显,但在灯光可消失。如玻璃中引入3~ 6kg红丹,上述现象可得到抑制。侑氧化铈的玻璃不能与同时引入,否则在阳光辐射下产生'曝晒作用”,使玻璃转变为黄色调。
4.2.2-氧化铈与粉组合脱色。 用氧化铈脱色的器皿玻璃可用粉予以。但要注意防止由于CeO2过量,被氧化的不着色的氧化在玻璃制品退火(或烘花)的热处理过程中又转变成有色能力的,使脱色良好的玻璃又出现红色调。如在全电熔中熔化的钙器皿玻璃,用氧化铈作澄清剂(0.15 %~0. 20 %) ,粉(用量0.005 %~0. 008 %)脱色,制作冰晶玻璃杯,在隧道(电热)退火窑中变红。适当降低粉用量便可以解决。
4.2.3.氧化铈与氧化钕组合脱色。 钕离子的红紫色是Fe +的黄的补色。但是这种玻璃在太光下呈现微弱的蓝调,在电灯光下为无色,在荧光灯下略带调。为使玻璃脱色,仍需用粉。
4.2.5氧化铈氧化钕氧化锰组合脱色。 以氧化锰代替粉可降。每100kg玻璃引入200g CeO2添加60g MnO2已可获得满意的脱色。这组脱色剂较为稳定,“曝作用”像十分微弱,双色效应也不明显,尤其适于晶质玻璃与低铅晶质玻璃。但在高铅晶质玻璃中以NiO代替MnO2为适宜。
4.2.6氧化铈氧化钕氧化铒组合脱色。 氧化铒的作用与粉相似,但又具有在热处理过程中不会变色的优点。前苏联晶质玻璃厂在熔制中铅晶质玻璃中采用上述三组份脱色剂,玻璃质量得到提高。其玻璃化学组成为:SIO2 63.5 ,PbO 18, KO 14.5, Na2O 2 ,ZnO 1,B:O3 1。每100kg料5.74kg ,二氧化铈0. 07kg氧化钕0.006kg氧化铒0.02kg。
组合脱色剂的用量取决于玻璃中FEc2O3 的含量。在池炉熔化中,当Fe2O3在0.01 %~0.025 %时,上述组合脱色剂用量范围:CeO2 0. 07 %~0.1 %;Nd2O, 0. 006 %~0.07 %; Er2O30.02%~0.025%。
为了降,也可用As2O3 - Nd2O3 - NiO组合脱色。但通过玻璃光学性能测定结果比较表明,前者具优越性(见表15)。
开发生产玻璃器皿,作者在中铅(24 %PbO)和高铅(30 % ~ 36 %PbO)晶质玻璃熔化中应用了稀土组合脱色剂,引入量范围:CeO 0. 25 %~0.35 %;Nd2O3 0.01 %~0. 1 %;Er2O3 0. 005 %~ 0.008 %。玻璃原料中石英砂Fe2O3 0.015% ,红丹Fe,O3 0. 005 %。玻璃的透过率90.15%折射率为1.5729。